农村出殡时,孝子要“摔瓦”,你看到过吗?这有什么讲究?
2023-10-25

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,其中孝道便是礼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孝敬父母自古天经地义。“孝”字是由“老”字的一部分加上右下角的“子”字,而形成的会意字。《尔雅》云:“善事父母为孝”,就是照顾好父母为孝顺。在农村,孝顺不仅体现在亲人在世之时的赡养,而且亲人离世之时,晚辈注重礼仪也体现着孝顺。

人们都知道亲人在世之时,好好照顾他们,让他们安享晚年为孝,而在丧葬习俗中那些体现着孝顺的仪式,人们却不太了解,只是遵从着传统的方式,完成一整套丧葬仪式。

在丧葬仪式中,有这样一个环节,就是准备抬棺出殡之时,孝子要把一块完整的瓦片摔碎,这样才能出殡。孝子为什么要“摔瓦”呢?这有什么讲究呢?这个讲究体现着孝顺吗?

人死后为什么要在棺木前面摆一瓦片呢?相传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平分天下。赤壁之战后,周瑜和曹仁大战,被箭射中右肋,伤势严重,返回江陵时,突然病卒。诸葛亮便亲自前往周瑜驻地吊孝,吴国想趁机杀掉诸葛亮,便在周瑜棺木前备好炸药,用瓦盆盖之,等诸葛亮焚纸祭奠之时,炸死诸葛亮。怎料诸葛亮识破了吴国的计谋,用酒洒湿了引线,躲过了一劫。以后棺木前面放瓦盆的做法就流传开了。

要说“摔瓦盆”,还得从大商人范蠡说起,范蠡有一手绝妙的制陶手艺,而且体会民间疾苦,帮助百姓走出困境,后世称他为“商业之神”。范蠡晚年想把自己的制陶手艺传给徒弟,于是,拿出一个精美的陶盆说道:“你们说我死后,这陶盆应该交给谁呢?”周围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,有人说供起来纪念范蠡,有人说进贡给君主留个美名。范蠡听后摇摇头,这时一人站出来说道:“人在物在,人去物去,要我说,我干脆把这陶盆摔了吧!”范蠡听后很开心,便把自己的技术传给了这个人。范蠡死后出殡之时,年轻人就把陶盆给摔了。后来人们就用“摔瓦盆”来表示后辈人继承了先人的衣钵和遗产,而传承了下来。



不过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,从前有一户人家,家里只有一个女人和三岁的儿子,孤儿寡母相依为命。女人特别疼爱孩子,把好吃的都放在陶盆里,方便孩子自己拿来吃。由于操劳过度,女人一病不起,不久就撒手人寰了,只留下了一个空的陶盆。孩子每次见到陶盆就会想起母亲而大哭一场,好心的邻居劝解孩子不要过度伤心,不如把陶盆摔了。于是在女人出殡之时,孩子就把充满爱的陶盆摔碎了,从此以后“摔陶盆”便成后人便孝心的方式。

摔瓦也是有讲究的,瓦片摔的越碎,表示亲人越悲痛,所以摔瓦一般是逝者最亲近的人,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,摔瓦的任务一般都是由长子来完成,如果没有子嗣,也必须是和逝者最亲近的人。

由此看来,“摔瓦”也是一种“孝道”的表达方式,这种方式传承了这么多年,依然没有消失,说明人们还是比较重视孝道的,虽然这种方式只是表达给外人看,但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名声,还是传承下去比较好。


想了解更多沈阳隆宝山墓园信息,可以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024-66688236。墓园销售中心有看墓班车免费接送,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,帮助逝去的亲找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安息之地。